主要關(guān)于武夷山茶的文章、知識;制茶、評茶經(jīng)驗交流,還有一些知識文章分享。
Q:
品飲要義:
A:品茶是一門分析藝術(shù),茶葉不絕對的好壞之分,主要看集體嗜好哪一種口味而定。也就是說各種茶葉都有它的初級品和劣等貨。武夷巖茶中有中等質(zhì)量的巖茶也有劣等的巖茶,所謂的好茶、壞茶是就相比品格的品級和客觀的喜惡來說的。
品飲巖茶五個因子:1.外形條索2.香氣3.滋味4.湯色5.葉底
茶葉之品鑒,主要從色香味著手。品鑒武夷巖茶的程序分為觀外形、聞香、觀湯色、品味、看葉底。
NO.1
第一步:觀外形
巖茶的外形要看四個因子:茶葉的條索、色澤、整碎、凈度,沖泡前鑒賞武夷巖茶的外形。
武夷巖茶的外形條索緊結(jié),稍扭曲,色澤青褐油潤或灰褐,勻整潔凈。
注:多次炭焙到中足火功或足火的巖茶,由于極多次的手工翻焙,小部分條索斷碎,出現(xiàn)像米粒一樣大小的條索,為正常之條索。特例:景區(qū)內(nèi)的正巖茶,由于多次手工翻焙,部分條索斷碎,陳年老茶更甚。
NO.2
第二步:聞香
每泡武夷巖茶都可通過聞干香、蓋香、水香和底香來綜合品鑒武夷巖茶的香氣。聞香時宜深吸氣,每聞一次后都要離開茶葉(或杯蓋)呼氣。
武夷巖茶的香氣似天然的花果香,銳則濃長,清則幽遠;包括了似蘭花香、蜜桃香、桂花香、梔子花香,或帶乳香、蜜香、火功香等。香型豐富幽雅,富于變化。清人張泓《滇南憶舊錄》記載:武夷茶之妙,“可烹至六七次,一次則有一次之香,或蘭,或桂,或茉莉,或菊香。種種不同,真天下第一靈芽也?!?/p>
品鑒茶葉的干茶香,可將茶葉倒入溫杯后的蓋杯或壺內(nèi),蓋上后搖動幾下,再細聞干茶的香氣。而細聞蓋香是鑒賞武夷巖茶香氣的純正、特征、香型、高低、持久等的重要方式。水香是指茶湯中的香氣,也稱水中香。
茶湯入口充分接觸后,口腔中的氣息從鼻孔呼出,細細感覺和體會武夷巖茶的香氣。底香包括杯底香和葉底香。杯底香指品茗杯或茶海飲盡或倒出后余留的香氣,也稱掛杯香。葉底香指茶葉沖泡多次后底葉的香氣。
NO.3
第三步:觀湯色
茶湯出水后,鑒賞湯色,湯色以金黃、橙黃至深橙黃、或帶琥珀色,清澈明亮為佳。
NO.4
第四步:品滋味
品茶時,宜用啜茶法,讓茶湯充分與口腔接觸,細細感受茶湯的純正度、醇厚度、回甘度和持久性,區(qū)分武夷巖茶的品種特征、地域特征和工藝特征,領(lǐng)略正巖茶特有的“巖韻”。
純正度:武夷巖茶的茶湯滋味應(yīng)表現(xiàn)出其自有的品質(zhì)特征,以無異味、雜味為上品。純正度以第一泡表現(xiàn)最為明顯;
醇厚度:武夷巖茶的茶湯滋味在口腔中表現(xiàn)出的厚重感、潤滑性和飽滿度;
回甘度:以濃而不澀,回甘持久,內(nèi)質(zhì)豐富為佳,宜綜合多次沖泡的滋味來判斷;
持久性:武夷巖茶的持久性表現(xiàn)為香氣、回甘的持久程度和茶葉的耐泡程度;
風格特征:鑒賞武夷巖茶的品種特征、地域特征和工藝特征以及不同的品質(zhì)風格,風格特征以第2~4泡表現(xiàn)最為明顯。
NO.5
第五步:看葉底
沖泡后觀看葉底。輕、中火的武夷巖茶葉底肥厚、軟亮、紅邊顯或帶朱砂紅;足火的武夷巖茶葉底較舒展、“蛤蟆背”明顯。
歷史上,飲茶感受典范、飄逸者,莫過于盧仝的《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》,有詩云:“一碗喉吻潤,兩碗破孤悶。三碗搜枯腸,唯有文字五千卷。四碗發(fā)輕汗,平生不平事,盡向毛孔散。五碗肌骨清,六碗通仙靈。七碗吃不得也,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?!痹谌缃窨旃?jié)奏的生活中,擇一幽靜處,有美器好水,嘉賓滿座,品飲溪谷留香,亦可享受茶湯的魅力。
鳴謝: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(quán)請與我們聯(lián)系,在此表示感謝!